李元华——“喜儿”与“穆桂英”的结合体

采编:青年财富网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21-09-16 21:57:14 

李元华,一位74岁的歌剧表演艺术家,歌剧《白毛女》第二代喜儿的扮演者,还曾在电影中演过穆桂英,她身上流淌着中国女性传统的美德,也潜藏着正直、勇敢、嫉恶如仇的英气,她是“喜儿”与“穆桂英”的结合体。

“我一辈子没与人吵过架”

李元华出身于南方的书香之家,身上有很多传统女性的美德,比如儒雅、温和、善良、忍让,这与母亲对她的教育与影响分不开。

李元华的母亲是一位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从小就培养李元华唱歌、唱京剧、讲故事的艺术才华。同时,她也善待所有的人。有一次,李元华和几个哥哥正在吃饭,有人上门乞讨,她立刻将所有的饭菜都给了那个人,然后重新做饭。母亲优秀的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年少的李元华。

李元华说:“母亲是我学习的榜样,她教育我们善待别人、自食其力、勤俭持家。我父亲的性格也很好,我没见过父亲怒斥他人,家庭关系非常和谐。”

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李元华养成了诚挚善良的性格,造就了她追求完美、追求艺术至上的价值理念,也给她的艺术道路带来了很多机遇。如幸运地进入京剧电影《龙江颂》创作团队饰演江水英和阿莲,被调到中国歌剧舞剧院主演歌剧《白毛女》等。在李云华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总有志同道合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像填补了中国歌剧史空白的《中国歌剧艺术欣赏》就是在原文化部、原中央电视台以及民间企业家大力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拍摄制作的。

李元华的善良,有时候被认为是一种“傻”。在拍摄《中国歌剧艺术欣赏》期间,有乐队进了录音棚,突然要求提高劳务费,不给就不演奏,在建党百年开国元勋诗词朗诵演唱会正式演出的前两天,负责LED的合作方看到李元华找到了新的赞助经费,突然与她闹起了纠纷,甚至恶语相向。这一切,李元华都选择了默默忍受,她认为教养太重要了。“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人格比什么都重要。”李元华告诉记者。

“李元华不买奖”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但在李元华身上都得到了体现。记者多次拜访李元华,感受到她骨子里是一个要强,有原则,又嫉恶如仇的人,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对不良现象恨透了,因为我觉得它阻碍了艺术事业的发展,混淆了外界对文艺界人物的认知”。

李元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上世纪80年代,某奖项主办方工作人员提出让李元华出钱赞助才能对其颁奖,李元华听后十分生气,断然拒绝:“李元华不买奖。”从此没有与对方再合作。

“有人说我太清高。我觉得艺术是个干净的事业,必须有个干净的品行,你才有干净的艺术。”李元华告诉记者,“不择手段抢一个角色,花点钱搞关系获奖,我从来不掺和这些。当社会上歪门邪道越来越多时,自律就显得格外重要。”

近期娱乐圈出现的违法失德现象,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李元华认为,有些乱象,不是最近产生的,已经有很多年了,演化到今天,审美观念被异化,一些文艺作品降低质量标准去迎合大众的口味,成为了市场的奴隶。同时,一些演员由于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成功太快导致浮躁肤浅、走歪路,这些都需要追根溯源,加以引导制止。

“一个能自律的人一辈子不太容易犯错误。”李元华说。

“我一辈子爱的就是艺术事业”

李元华淡泊名利,更在乎艺术和公益,用她的话说是“无位有为”。

李元华对文化扶贫十分热心。去年7月,李元华被四川省宜宾市高县聘为首批文化扶贫乡村振兴“第一村长”,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我这辈子没有当过官儿,这下官当大了。”

李元华到高县来复镇陈垇村考察调研后,发现陈垇小学有70多个学生,只有5个老师,教育资源不足,就想方设法找老师到当地进行培训,还通过“化缘”和自己出钱,买了很多二胡、古筝、扬琴、葫芦丝等乐器,发给孩子们。她还现场教孩子们唱诗词,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跳舞、扭秧歌。“现在孩子们已经会吹葫芦丝了,我觉得特别欣慰,让孩子们有机会学习音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李元华说。

李元华的公益脚步不止于文化扶贫,她曾经冒着酷暑,深入麻风病医院探望麻风病人;她组织“文明家风传承论坛”,到各地巡讲;她倡导书籍阅读的回归,被推荐为“阅读家庭”,受邀到文化场馆作演讲。李元华有一种为了艺术、为了情怀,可以“赴汤蹈火”的拼劲。

前不久,李元华组织策划了建党百年开国元勋诗词朗诵演唱会。一个74岁的老艺术家,在筹措赞助经费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自导自演自己整合组织,撑起了一场艺术水准较高的诗词朗诵会,令人感佩。

李元华的丈夫高育发因为心脏病正在住院,她一边操劳着丈夫的病情,一边还在为艺术事业忙碌着。有一次,李元华的儿子对她说:“妈妈,我觉得你很可怜,你这么多年每天都那么忙。”李元华认真地对儿子说:“我并不觉得我吃得好、穿得好才是幸福,一辈子能与我爱的艺术事业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实习记者 王伟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