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 快讯 > 正文

完善妇女儿童保障体系 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

2021-09-30 14:33:47  |  来源:中国教育报  |  编辑:  |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不论是旗帜鲜明地对家庭暴力“零容忍”,还是保障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与机会,抑或加强对学生欺凌的综合治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两个纲要通过“制度补血”的方式,不断完善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制度体系,不断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

在妇女儿童权利不断彰显的同时,一些痛点也日益凸显。就业性别歧视屡禁不止,全职妈妈难以家庭事业两不误,过度消费和利用儿童的现象层出不穷,“暴力育人”的行为时有发生……权利困境的背后,是妇女儿童全面发展中面临的短板与不足。这里面,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也有社会文明程度的限制。

“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为了把滇西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培养成大学生,张桂梅老师十多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用教育和知识改变了近2000名山区女孩的命运。正是有了她以及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坚持,才能让云南丽江华坪女高的学子们感受到“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虽然已经在经济上摆脱贫困,但一些人还存在“重男轻女”“读书无用”等陈旧落后的观念,导致一些农家子弟过早辍学。早婚、辍学让一些农家子弟陷入了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宿命。以张桂梅老师为代表的乡村教师,让更多农村孩子有了走出大山、融入城市的机会。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4.4%。教育改变了无数妇女儿童的命运。张桂梅老师的学生周云丽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重返华坪女高,“毕业后我就成了你”不仅是一种师生的接力,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曾经因为家庭贫困差点无缘高中的周云丽,渴望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山区女孩实现人生“逆袭”。

点燃希望之灯,让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张桂梅、周云丽一样的“四有”好老师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密切家校联系,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有助于形成家校育人合力。依托社区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有助于让家长们成为合格的、优秀的家长,从而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妇女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只有不断强化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只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妇女儿童才能沐浴更多美好生活的春风。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中心助理研究员)

上一篇: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