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发布
发布日期: 2022-06-10 09:34:30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保护规划》根据山西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自然条件等情况,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就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传统利用区四大主体功能区作了以下具体安排:

管控保护区:对象主要包括山西长城的墙体以及与长城空间紧密联系的关、城、堡、寨、台、墩等建筑本体。长城文物单位保护范围按照《中国长城保护规划·山西省长城保护规划》(2020—2040)规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执行。即山西省行政区划内的长城资源共计5029处,其中长城墙体835段,总长1410062.33米,关堡367座,单体建筑3800座,相关遗存27处。长城文物保护单位属世界文化遗产范围的长城点段,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应与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区、缓冲区相衔接。新发现发掘文物遗存临时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区根据山西省长城保护相关规定确定。

主题展示区:明确包括三种形态。一是核心展示园。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选取,且参观游览条件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相对便利,具备龙头牵引作用,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引擎作用和带动效应,是保护、传承利用协同推进的样板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重点规划6个核心展示园。二是集中展示带。以核心展示园为基点,串联代表性的长城点段,或是不在核心展示园内,但沿线至少可以串联2处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长城遗址,汇集形成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廊道,文物文化和旅游资源密集,具有典型的线性特征,具备整体保护利用和系统开发提升的条件,是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的骨干。重点规划13个集中展示带。三是特色展示点。区位相对较为独立,布局较为分散,可满足分众化游览体验,距核心展示园与集中展示带距离较远但具有特殊文化意义和体验价值。重点规划20个特色展示点。

文旅融合区:明确以主题展示区为基础,以利用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外溢效应为重点,通过文化和旅游融合,延长产业链,扩展产业面,建立文旅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集聚区,充分释放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与周边就近就便和可看可览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现代文旅优质资源联动开发利用。规划包含长城+历史文化文旅融合区10个、长城+生态文旅融合区4个、长城+红色文化文旅融合区6个,共计20个。

传统利用区:明确了明长城沿线的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关口,与长城防御相关联的、具有长城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在加强长城文化资源挖掘、协调遗产保护与村镇发展关系、控制引导村镇风貌与产业模式、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长城文化载体,合理保存传统文化生态,适度发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态产业,培育“长城社区”“长城人家”传承品牌。规划遴选范围包括镇城2处,路城、卫城和所城24处,堡城、关口97处,以及相关村落95个。

关键词: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建设保护规划 管控保护区 管控保护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