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动车所夜行万步的“脑科专家”
发布日期: 2022-01-25 06:21:3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探访动车所夜行万步的“脑科专家”

中新网南宁1月24日电(李钰丹)夜间时分,广西南宁动车所内的维修作业如火如荼。此时,南宁电务段南宁动车车载设备车间的通信工杨家俊和信号工黄翔宇正在一列CR300-AF型复兴号动车组的驾驶室内正进行设备检查试验。

彻底检修一列动车组需要机械师、信号工、通信工、质检员等环环配合完成。相比起其他岗位的快节奏作业,杨家俊和黄翔宇在作业时却显得格外“淡定”。

黄翔宇介绍,电务维修仅在动车组无电阶段进行,车载设备相当于动车的“神经中枢”,完成一列动车组车载设备维修不亚于进行一场“开颅手术”,任何细节都必须100%确认到位,急躁就是大忌。

一列动车组仅安排1名信号工和1名通信工负责维修,虽同为电务系统,但因专业领域不同,所以杨家俊和黄翔宇在作业过程中各有分工。

在驾驶室内,他们分别操作试验着MMI显示器和DMI显示器等设备,这些显示器都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专门为司机接收各种数据信息。各项指标都确认无误后,只见黄翔宇从工具包里拿出一张车载IC卡开始转储列车运行数据。随后,他还会通过分析IC卡内的数据信息排查设备隐患。待两端驾驶室的电务设备都检查完毕,无电作业时间还剩不到30分钟。

从车厢内出来,杨家俊和黄翔宇开始“上天”“遁地”分头作业。虽然动车顶表面光滑还有弧度,但经验丰富的杨家俊站在约6米高的车顶上如履平地。车头、车尾顶部各有四个外表呈黑色,像鲨鱼鳍一样的天线,这类天线专门接收GPS定位和语音数据通信信息。此刻,杨家俊正蹲在第一处天线旁检查外观状态,神情专注。在检查防水胶的密封性时,他先用手把防水胶表面抹拭一遍,接着把电筒压得很低,尽量聚焦光源。为了防止尘埃细屑把微细的缝隙掩盖住,他还努力俯下身子凑近天线观察。完全确认天线良好后,他才起身走到下一处天线旁。

而另一头的黄翔宇恰恰相反,他正在车侧旁仰着头检查着安装在车轮处的速度传感器。他介绍,有很多细节单单靠看是看不出问题的,得用手触摸检验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随后,黄翔宇便伸手去摸一处隐蔽着的线缆接头,检查螺丝紧固情况。因为是盲区,不能直观判断设备有无缺损,假如有一颗螺丝脱落掉进缝隙,那将会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从地面往下转移到有一米多深的地沟,黄翔宇的作业空间突然变得狭窄。和车顶鲨鱼鳍天线不同,车底用于接收轨道电路及应答器信息的天线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盒子。虽然没有视线死角,但四周光线不强,在检查时他显得十分谨慎。

20分钟过去,动车组上所有电务设备都检查完毕,整个过程他们从车头到车尾至少来回走了3遍,路程将近1.3公里。

据悉,春运时期,电务段信号工每晚的工作量从原来的3列动车组约增至5列动车组,算上其余路程,他们一晚上将会步行大约8公里。

关键词: 设备 检查 天线 动车组 黄翔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