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预付式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显示
超八成消费者不会主动维权
2月14日,记者从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披露的《2021年湖北省预付式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获悉,76.42%的消费者表示签署的预付式消费合同中存在着霸王条款;在遇到消费纠纷时,大部分消费者不会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权利,但通过消费者自身的维权行为,个人的合法权益基本上能得到保障。
据悉,为了更好地了解预付式消费情况,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于2021年11月至12月组织开展了“2021年预付式消费情况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采取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调查问卷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中的办卡前、办卡中、办卡后的消费情况及投诉维权情况。
近七成预付金额在千元以上
依据商务部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单张记名预付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但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中不记名卡中预存金额1000元以上的占比达37.10%,记名卡预存金额5000元以上的占比为31.85%,这两类预付式消费卡均违反消费者保护条例规定,且比重较高,需要相关部门后续重点整顿。
同时,从调查情况看,很多消费者都遭遇过办完卡店面倒闭、服务与承诺不一致、卡丢了不能补办且不退款、不知道每次消费明细因而无法有效掌握消费情况等问题。
多数合同存在霸王条款
调查结果显示,19.63%的消费者反映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承诺与实际服务脱钩情况;76.42%的消费者表示签署的合同中存在着霸王条款,购买消费卡后发现一些宣传时并未提到的限制性消费条款。这表明预付式消费市场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宣传一些实际没有的资质、实际不能提供的服务等,消费者受到商家宣传的“实惠”诱惑就办卡,消费时往往会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同时,45%的消费者在后期消费过程中会遇到购卡不退、记名卡丢失不挂失又不退还卡内余额、虚假宣传、前期承诺不兑现、擅自中止服务并拒绝赔偿消费者损失、商家停业/跑路、变相涨价、增收费用或搭配其他服务收费等一种或多种问题。80.39%的消费者办卡时会与商家签署合同,但仅有12.97%的消费者表示是商家主动与其签订合同,这表明商家的规范经营意识不强。
97%的商家会配合解决问题
从事后维权情况看,85.78%的受访者未进行过维权。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消费者会遇到商家经营主体不合法、商家无照经营等情况,但消费者选择维权的比例仅为31.28%;遇到购卡不退、记名卡丢失不挂失又不退还卡内余额、虚假宣传、前期承诺不兑现等问题时,消费者选择维权的比例仅为19.91%。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消费者遇到问题后并没有较强的维权意识,并不会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权利。
从事后维权效果看,进行维权的受访者中,73.04%的维权者接受商家按照正常程序的处理,97.05%的商家都积极配合消费者处理问题。从最终结果看,通过消费者自身的维权行为,个人的合法权益基本上能得到保障,67.71%的消费者对最终的维权效果满意,很不满意的仅有5.64%。湖北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发声维权。
洗衣行业问题较多
从办卡行业看,占比最多的是美容美发行业,占比为22.07%,其次是零售行业,占比为17.16%,餐饮和健身房分别为15.29%和14.42%,汽车/加油卡占比为12.67%,教育培训行业占比为9.22%,洗衣行业占比为8.95%。
总体来看,零售行业中的“问题商家”比例占42.66%。洗衣行业中的“问题商家”比例占57.31%。
具体来看,在消费者眼中存在问题的商家中,超范围经营部分问题较多的是洗衣行业,占比为33.33%,其次是教育培训行业,再次是健身和美容美发行业,洗车/加油卡、餐饮和零售行业则相对较少。商家经营主体不合法情况方面,问题较多的为健身行业,占比为10.24%;其次是教育培训行业;零售行业则相对较少。商家无照经营方面,问题较多的是美容美发和洗衣行业,占比分别为16.64%和16.44%。
●建议
借鉴担保金或责任保险制度
针对调查报告中暴露的问题,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建议加强行业立法,提高预付式消费领域法制建设,行业协会要主导制定规范格式合同条款,建立公平合理的销售关系,避免霸王条款设立。预付式消费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担保金或责任保险制度,成立第三方机构监督全过程消费行为,确保全流程公正规范,待双方完成全部交易和消费行为后,实现资金的最终结算,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
完善政府部门监管机制,提高消费市场规范性。有关政府部门要着力建设预付费式商家信用档案及公示制度,为开展预付式经营模式的经营者建立信用档案,并设立公开公示的渠道,并且加大对经营者非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
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意识,增强维权意识。预付费用之前,保持理性,充分了解商家资质、经营情况等;同时,要增强留存证据的意识和能力,消费过程中让商家签订合同、提供发票等。最后,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吴采平)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降准会对股市造成哪些影响?降准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a>
- 股权投资指的是什么意思?股权投资具有哪些特点? a>
- 股权筹资的优点有哪些?股权筹资的缺点有哪些? a>
- 股票为什么复盘目的是什么?股票复盘的具体步骤流程 a>
- 优先股属于什么会计科目?优先股和普通股有什么区别? a>
- 注册制股票的含义是什么?注册制股票涨跌幅限制规则 a>
- 申请留学贷款需要什么材料?留学贷款额度最高是多少? a>
- 什么样的基金算是好基金?好基金的标准要求是什么? a>
- 理财保险是怎么赔偿损失的?理财保险不想交了可以退吗? a>
- “万历文物主题特展”明起开放,世界仅此一顶的“金翼善冠”亮相 a>
- 染发=整容?2023最火“发色模板”,显白洋气不挑人! a>
- 开放式基金指的是什么?开放式基金赎回有限制吗? a>
- ipo上市指的是什么意思?企业上市前财务要做什么? a>
- 公司发行债券指的是什么?公司发行债券需要什么条件? a>
- 投资沪市好还是深市好?股票沪市和深市有什么区别? a>
- 股东退股需不需要交税啊?股东退股评估资产的方法 a>
- 股东退股怎么清算账目?股东要退出资金如何返还? a>
- 通达海(301378):业绩短期承压,AI赋能智慧法院有望打开广阔空间-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点评报告_世界热讯 a>
- 600开头股票属于什么板块?上交所与深交所有什么区别? a>
- 深圳成指指的是什么意思?综指和成指的区别是什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