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2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4日获悉,2021年上海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十大市级重点项目和十大区级重点项目已全部落地见效。上海市公安局“反诈预警劝阻”项目,守好民众“钱袋子”,日均预警潜在被害人14万人次,累计避损147亿余元人民币(下同),最大单笔避损1900万元,上海电信诈骗发案数大幅下降。
在当日举行的2022年上海市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蔡田表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总量高、手法翻新快、受害人群广、社会危害大的总体特征,仍没有根本改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出现,新的诈骗手法也随之演变升级,欺骗性、隐蔽性更强。
目前,案损比较高是投资理财类诈骗。据介绍,诈骗人员以定期投资、短期收益高为幌子进行诈骗,诱骗被害人购买虚假的理财产品,受害人往往先期获得小额回报,由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并逐步加大投入,甚至高额贷款、抵押房产参与,一旦被骗均是巨额损失,且此类案件作案周期长,损失很难追回。警方希望民众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理财产品,切勿听信所谓的高额回报。
据警方介绍,近期,案发数量较高的为网络刷单类诈骗。这类诈骗是指诈骗人员在网上发布商品链接,诱骗被害人通过网上付款的方式购买商品,提高成交量,并许诺返现(比如:刷单100元返利105元),前期先让被害人获利、骗取信任;在被害人继续大资金刷单后,就将其拉黑。警方透露,最近已出现被骗损失高达百万元以上的案例,民众千万不要贪图小利,造成财产损失。
据介绍,2022年,上海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将坚持以民众为中心,努力把体现民众利益、反映民众愿望、维护民众权益、增进民众福祉的法治项目纳入办实事活动。今年立项总数扩容为70个。上海探索开展“人民群众最期待的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投票评选活动,百万余人次通过网络参与投票,产生10个市级和10个区级“人民群众最期待的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底,上海将通过项目成效评审,评选出市、区两级优秀项目,更好地把民众期待转化为压力传导,激励项目单位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完)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大卖场”模式不吃香,高鑫零售(06808)欲靠卖会员寻出路? a>
- 天工国际(00826)连续两日回购共100万股 合计耗资232.23万港元-世界观焦点 a>
- 世界滚动:电报解读|南方传媒(601900.SH):超低估值 AI+教育有场景有用户有收入空间大 a>
- “蛋荒”不再?美国鸡蛋批发价或将跌至1美元/打-环球热门 a>
- 全球快播:电报解读|金融是AIGC优质变现场景 AI+金融前景广阔 a>
- 强制性转股指的是什么?强制性转股的种类有哪些? a>
- 降准会对股市造成哪些影响?降准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a>
- 股权投资指的是什么意思?股权投资具有哪些特点? a>
- 股权筹资的优点有哪些?股权筹资的缺点有哪些? a>
- 股票为什么复盘目的是什么?股票复盘的具体步骤流程 a>
- 优先股属于什么会计科目?优先股和普通股有什么区别? a>
- 注册制股票的含义是什么?注册制股票涨跌幅限制规则 a>
- 申请留学贷款需要什么材料?留学贷款额度最高是多少? a>
- 什么样的基金算是好基金?好基金的标准要求是什么? a>
- 理财保险是怎么赔偿损失的?理财保险不想交了可以退吗? a>
- “万历文物主题特展”明起开放,世界仅此一顶的“金翼善冠”亮相 a>
- 染发=整容?2023最火“发色模板”,显白洋气不挑人! a>
- 开放式基金指的是什么?开放式基金赎回有限制吗? a>
- ipo上市指的是什么意思?企业上市前财务要做什么? a>
- 公司发行债券指的是什么?公司发行债券需要什么条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