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财经3月9日电 (记者 谢艺观)3月9日,中消协发布《2021年校外教育培训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提到,由于相关法规政策配套滞后、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疫情和行业政策冲击以及消费者缺乏理性消费意识等,校外教育培训领域消费侵权多发、消费维权困难等现象仍然存在。
据中消协介绍,2021年,受新冠疫情以及校外教育培训行业治理政策的冲击,我国校外教育培训领域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投诉呈上升趋势。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有关校外教育培训的投诉案件共80528件,同比增长43.4%;教培机构频现跑路及退费风波成为2021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之一。
另据消费者协会统计,2015—2021年消费者针对校外教育培训的投诉逐年上升,从5811件增加到80528件,占总投诉比例从0.91%上升至7.71%,占服务类投诉比例从3.10%上升至15.57%。
《报告》指出,当前校外教育培训行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合同纠纷多。培训机构在制定格式合同时,存在诸多对消费者不公平条款。部分培训机构利用消费者合同意识淡薄,甚至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或者销售人员代替消费者签订合同。
二是售后问题难解决。售后服务渠道不畅通,有些培训机构特别是线上培训机构不重视售后服务,在消费者付费后“失联”;部分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关门跑路、拒绝或拖延退费、设置苛刻退费条件等;部分非学科类机构假借“双减”政策,关门停业,拒不退款。
三是虚假宣传手段多。虚构学员培训案例、师资力量和培训效果,编造消费者评价数据;夸大培训机构实力,实际教学质量与体验课、试听课质量相去甚远;部分培训机构为售卖课程,刻意隐瞒部分职业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限制,诱导消费者缴费,甚至消费者提出质疑后,承诺可以帮其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
四是预付式消费风险大。一些培训机构以折扣优惠诱导收取大量预付费,后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倒闭、跑路后预付费用难以追讨;部分培训机构为规避“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费用”的规定,采取买3个月赠3个月课程、分班次付款等方式,变相提高单次课程和总的培训费用;有的预付费用时被诱导办理“消费贷”,机构关门后无法上课却仍需按期还贷。
《报告》认为,当前校外培训作为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补充,仍有强大消费需求,随着相关政策逐步落地,行业调整伴生的消费风险还会陆续释放,强化校外教育培训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引起高度重视。(完)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今日热闻!视帝成“戏霸”?王雷终于翻车了,往日言行让人大跌眼镜 a>
- 天天动态:英派斯定增募不超3.86亿获深交所通过 太平洋证券建功 a>
- 股市震荡调整是什么意思?投资者应对股市震荡的方法 a>
- 正虹科技定增募不超3.4亿获深交所通过 中泰证券建功 天天新动态 a>
- 艾芬达过会:今年IPO过关第100家 浙商证券过首单-简讯 a>
- 资产负债率超100% 13股拉响红色警报-每日热点 a>
- “大卖场”模式不吃香,高鑫零售(06808)欲靠卖会员寻出路? a>
- 天工国际(00826)连续两日回购共100万股 合计耗资232.23万港元-世界观焦点 a>
- 世界滚动:电报解读|南方传媒(601900.SH):超低估值 AI+教育有场景有用户有收入空间大 a>
- “蛋荒”不再?美国鸡蛋批发价或将跌至1美元/打-环球热门 a>
- 全球快播:电报解读|金融是AIGC优质变现场景 AI+金融前景广阔 a>
- 强制性转股指的是什么?强制性转股的种类有哪些? a>
- 降准会对股市造成哪些影响?降准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a>
- 股权投资指的是什么意思?股权投资具有哪些特点? a>
- 股权筹资的优点有哪些?股权筹资的缺点有哪些? a>
- 股票为什么复盘目的是什么?股票复盘的具体步骤流程 a>
- 优先股属于什么会计科目?优先股和普通股有什么区别? a>
- 注册制股票的含义是什么?注册制股票涨跌幅限制规则 a>
- 申请留学贷款需要什么材料?留学贷款额度最高是多少? a>
- 什么样的基金算是好基金?好基金的标准要求是什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