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好诏安“长寿果” 声名远播销海外
发布日期: 2022-04-12 15:41:24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八闽千姿)“梅”好诏安“长寿果” 声名远播销海外

中新社漳州4月12日电 题:“梅”好诏安“长寿果” 声名远播销海外

作者 张金川 廖珍妹

“青梅物美价廉,备受海内外市场青睐。”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沈宝川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诏安青梅出口日本、东南亚国家及台湾地区,出口产品以干湿梅、调味梅及代加工产品为主,也有一些青梅酒等。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诏安青梅全产业链产值达6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7.42%。

进入4月,“中国青梅之乡”诏安县迎来青梅采摘上市旺季,果农忙于采摘成熟的青梅鲜果。沈宝川说,今年青梅减产了,但整体质量提高了。

“由于往年库存量多,出口需求并不受影响。”沈宝川表示,诏安青梅品质好、受欢迎,这几年出口量一直稳步提升,今年预计比较稳定。

日本一直是诏安青梅的主要出口市场。当地人士说,日本人长寿,常吃青梅被认为是一个主要原因;诏安是“世界长寿乡”“中国长寿之乡”,或许也跟盛产青梅有关系,“诏安青梅——长寿果”声名远播。

官方公布数据显示,诏安青梅现种植面积13.3万亩,2022年预计产量8万吨。今年诏安县青梅协会倡导果农采用手工采摘,提高优果率,可使青梅产业产值增加近6亿元。

原来,诏安青梅采摘是靠竹竿敲打,很多优质果也被敲掉。诏安县县长黄庆华给梅农梅企算过一笔账:从优果率来看,人工采摘的达80%,但竹竿敲打的大概只有20%;优质果跟次品果一斤(500克)最少差两元,按9000万斤被敲掉,就差1.8亿元,加上用工、企业的损失,算起来一根竹竿就敲掉了6亿元。

时值一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来袭,黄庆华在2022年青梅鲜果稳产保价工作推进会上强调,当前正值青梅上市季节,更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梅农增收、梅企增效。

诏安县政府今年首次设立企业收购、收购大户、支农信贷、镇村服务等四项奖,奖励金额共550万元,实行论功行赏,并设置不低于每斤1.7元的市场收购保护价,推动青梅产业稳产提质、品优价好、富民增效。

“品相好了,收购大户们也能够根据果子成熟度、大小实行阶梯收购,青梅能够有更好的收购价。”负责青梅采摘管理的林保华已感受到手工采摘的好处。

今年,雨水充裕有利青梅生长,青梅个头普遍较大。诏安县红星乡西埔社区青梅市场收购大户杨镇波说,他做收购已20年了,今年青梅产量较往年少,但总收入跟去年差不多,“政府设置的市场收购保护价非常给力。”

在红星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李东滨看来,价格支持让果农稳增收;收购商在保底价上阶梯收购,提高了收购质量;优果率提高了,厂家效益也上去了,可以说三方受益。

青梅已成为诏安的“烫金名片”。黄庆华说,青梅是诏安人的骄傲,因为有这么一个果子,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得以保障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完)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