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2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上了解到,2022年要继续对非法集资保持严打态势,形成有力震慑。紧盯养老、投融资等重点领域,稳妥有序出清风险。高度重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从严从实做好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排查整治各项工作。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人口占比18.7%,达到2.64亿人。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此前,在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上,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主任陈一新强调,要针对老年人的涉诈APP、非法养老服务机构、商品房虚假宣传、涉老旅游项目和艺术品经营、无资质医疗机构擅自诊疗、涉老“保健品”、非法集资等乱象开展为期半年的重点整治,并强化分级分类处置,确保整治到位。同时,集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教育活动。
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银保监会此前联合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涉老诈骗存在高额返利无法实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养老和健康需求无法满足、运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等隐患。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投资者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普通民众特别是老年人对非法集资等活动的识别和防范能力较弱,容易掉入各种骗局。”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针对各类养老骗局,金融管理部门要落实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加大对非法集资等行为的打击和处置力度,守护百姓“钱袋”。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投资者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有养老需求的当事人,购买养老服务的时候,一定要理智,要提高警惕,弄清楚供应商的资质、信用状况、服务能力等,不能只听宣传。公众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知识,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非法集资盯上“养老钱” 专家:加大打击力度 守护百姓“钱袋” a>
- 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 a>
- 财政部:已累计下达资金393.9亿元 支持2022年地方高校改革发展 a>
- 新华网推动国家级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创新 引领数字藏品赋能实体经济 a>
- 居家消费格局变化 可学“利基”新理念 a>
- 金融政策发力 为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产销提供更强保障 a>
- 直播间购物维权 确定侵权主体是关键 a>
- 数读中国—— 交易量不断增大!二手车市场有望成为中国汽车消费新蓝海 a>
- 海南省省长:全岛封关后海南和内地间人员往来无变化 a>
- 美国被曝与日本盐野义谈判购买新冠药 但筹措购药资金仍是难题 a>
- 加加食品:谋后而定 行且坚毅 “减盐”大单品有望实现强势突围 a>
- 马斯克成立新公司收购推特 或为未来成立母公司作铺垫 a>
- SEC再发“预摘牌名单” 互联网和汽车港股应声下跌 a>
- 制裁下另寻出路!俄央行:拟明年底前推出可用于国际支付的数字卢布 a>
- 中加特IPO:邓克飞拿数亿分红还想募资 改道深主板无进展? a>
- 渝富控股集团:发挥金融持股平台作用 助力重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a>
- 渝富集团:助力重庆银行稳步可持续发展 a>
- 高德打车武汉首批24座助老打车暖心车站启用 老年人可扫码打车 a>
- 助力出租车驾驶员增收,高德打车推出“五一服务保障” a>
- C端爆发式成长,合合信息销售费用放缓后扭亏为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