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活则全盘活,县域富则百姓富。近年来,安定区紧紧围绕打造“面向全国通道、面向全省服务”的首善之区,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推动全区县域经济提速换挡,翻开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做强特色产业
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硬基础”
炎炎夏日,走进香泉镇定西马铃薯研究所基地,温室大棚里有给原原种筛土的,还有给繁育苗除草的,大家各司其职,一派热闹景象。在另一间马铃薯原原种无土栽培繁育基地,原原种枝叶繁茂,掀起苗床围帘一角,马铃薯根须历历可数、根根分明,等待着营养液的喷洒。
而在40公里外的巉口镇甘肃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机器的轰鸣声嗡嗡作响,成熟的马铃薯经过清洗、去皮、粉碎、包装等步骤,变成全粉、淀粉、主食等产品。
安定区素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美誉,黄土地里的“洋芋蛋”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安定人民。过去,安定的马铃薯主要用于生产原材料,生产效率、收益低。近年来,安定区在摸索、试验中已逐渐形成了集“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商品薯(专用薯)”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马铃薯产业园,全区马铃薯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洼地效应逐步凸显。马铃薯产业作为安定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走向全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成功打造马铃薯产业优势外,安定区在高原夏菜、草牧产业也大放异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据统计,2021年全区一产增加值19.8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209元,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群众产业收入3063元以上,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0%。
如今,一个更加有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格局正在从“绘在纸上”的愿景逐步变成“看得见”的现实。
做精城乡服务
营造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
错落有致的绿化带,干净宽阔的道路,整齐划一的住房。走进安定区内官营镇林川新村,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以前在山上住的土房,吃水不方便,种地、走路各方面就很难,搬下来后,家家户户都有水有电还有活干,生活基本上和城里人一样了。”2019年12月,田亚红一家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告别大山,来到地势平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林川新村,说起现在的生活,田亚红感慨道:“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能搬到山下,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有同样感触的不止田亚红一人。石泉乡山庄村村民丁乾,2017年8月,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告别了老家的破旧瓦房,搬到石泉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家6口人住进了上下两层103平方米的大房子。
“以前去石泉街上要花一个多小时才到,现在来去不到10分钟就能到家,真是太方便了。”丁乾难掩喜悦,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在家附近找到了稳定工作,这是两年前的他未曾想到的。
从土房到砖瓦房、从务农到务工,越来越多土里刨食的“老庄户”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光景,变成了城乡“新居民”。
傍晚时分,安定区生态广场逐渐热闹起来。有在长廊内纳凉聊天的,有在跳广场舞的,还有网络直播展示才艺的。
说起安定区这几年的变化,居民李爱萍打开了话匣子:“原先连个娱乐休闲的地方都没有,路面也是又窄又挤,如今公园广场越来越多,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没等她说完,周围居民就纷纷接过话茬:“现在办事越来越快,越来越方便”“小区里也安装了健身器材,不出小区就能锻炼身体”“从家门口出来就是学校、医院”……
近年来,安定区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易地扶贫搬迁2.7万人,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4.4公里,硬化村社道路1819公里,改造老旧小区199个、城市危房2.2万户、农村危房3.9万户,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引洮工程全面发挥效益,9.8万农户和12.3万亩农田受益。
打造生态样本
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绿动力”
夏日,位于安定区青岚山乡的大坪村,村落被梯田环绕着,层层叠叠,田埂蜿蜒,似带子延伸,如彩绸系山,呈现出一幅醉人的初夏画卷。
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安定的春夏,干旱、多风沙,总是与荒凉、苦瘠分不开。
“以前,下一场大雨的话,光秃秃的山上会有泥石流冲下来,把山下的土地、道路和房屋都冲毁。”68岁的张万银回忆。
“我们小的时候出门几乎不见树木,不刮风还好,一刮风整个尘土就把人‘埋’了,出去转一圈,回到家都是满脸的土。”54岁的王富军是安定区车道岭林场的护林员,1991年,他接过父亲王宗刚的“接力棒”,巡山、护林、培土、管护,悉心照看着脚下的片片绿色,精心守护着来之不易的生态屏障。
“在我们父辈的手里,栽活一棵树确实是不容易,在那个年代,吃水都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栽树浇水了。”王富军感慨。
多年来,安定儿女群策群力,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向黄土进军、唯绿洲是盼,经过几代人的艰辛付出,如今的安定沟壑梁峁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如今,漫步在安定城乡,鸟语花香,错落有致,耳边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在山乡远眺,云卷风舒,满目尽是片片绿色丝带……据统计,安定已形成林地123.63万亩,草原108.16万亩,湿地1.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
(张璐璐)
推荐内容
- 安定区:做强特色产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硬基础” a>
- 甘肃省财政部门强化资金保障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a>
- 打造河西走廊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赋能增效 a>
- 孝义农商银行: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a>
- 加大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 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 a>
- 改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 助力“夜经济”提档升级 a>
- “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a>
- “十四五”时期山西将持续推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标准 a>
- 加快健全城市内涝防范机制 切实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 a>
- 全面推动山西旅游文化影响力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a>
- 【敲重点】一招抓住生发好季节,这个夏天突出不秃出 a>
- 全面做好治水兴水这篇大文章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a>
- 莆田鞋十大良心微商推荐,分享十个靠谱微商 a>
- 莆田鞋十大良心微商推荐,推荐十个最新微商 a>
- 户外露营热度持续攀升 萍乡武功山景区暑期假期迎“帐篷热” a>
- 每日焦点!中国儒意发新股今起复牌 腾讯认购3.9亿港元支持业务发展 a>
- 天天新资讯:锂电池是新的石油?马斯克强势喊话!大火基金两个半月涨超50% 风还能吹多久? a>
- 【天天报资讯】未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金字火腿遭处罚 a>
- 最新资讯:北交所打新热度升温 新股常态化发行料加速 a>
- 即时焦点:受益煤价高企 上市煤企半年报集中预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