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神池: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日期: 2022-04-25 08:42:02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

在忻州市神池县圪坨庄村,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开始得比往年更早。在全县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的大目标引领下,圪坨庄村今年全村有机旱作种植面积将达3000亩。

作为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之一,神池县近年来一直坚持把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重要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特”“优”战略,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提质、精细化增效、市场化引领、品牌化赋能、专业化强基方面下功夫。

扩大规模与标准化建设并重

圪坨庄村共有141户。2018年,该村有机旱作种植面积为1310亩,当年带动农户58户,户均增收1.5万元。

2018年,神池县打造了3个千亩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涉及3个乡镇8个村,总面积3857亩。当年末,示范片作物测产和效益测算结果显示,谷子亩增收138.6元,胡麻亩增收62.95元,莜麦亩增收52.95元,示范片内农户户均增收3991.8元。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建设,多方面共赢。依托有机旱作模式,神池县农业发展走上了生态化、科学化、高效化的路子,并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又增加了东湖乡、义井镇、贺职乡等5个乡镇,打造有机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基地3万余亩,全县有机旱作农业总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重点围绕有机谷子、高粱、黍子、马铃薯等种植示范区打造,该县还增加了红芸豆、芥菜、糯玉米、南瓜等产品种植。

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建设并重,神池县通过推广有机旱作农业高效绿色种植,以示范片带动村、村带动乡、乡带动县,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

精细化管理和特色发展并用

对东湖乡村民王孝恩来说,今年的春耕备耕和往年有所不同。

“前几天县里有技术专家过来,专门对播种和育种问题进行了讲解,和过去比,今年的指导次数更多了。过去种地就是凭咱的经验,现在讲究科学化了!”

构建更加完善的有机旱作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让神池县的农业产业从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向集约型、高效型的新型农业模式。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该县红芸豆产量逐年提升,贝贝南瓜走俏市场,传统的胡麻、马铃薯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同时,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2%,全县农机总动力超过20万千瓦。该县通过提供绿色农资供应、农业生产性托管等专项服务,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精细化管理,让神池县有机旱作农业得以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为了突破技术瓶颈,该县还在育种、试种等工作上下功夫。而新建的有机旱作农业大数据中心,则为当地优质农产品远销以及农民寻求专业化服务提供了平台。

标准化建设和品牌之路并举

无标准,不进步。

神池县推广有机旱作农业过程中引入了“农业标准化”的概念。不仅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统一良种供应、肥水管理、病虫防控等,在基地建设、企业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也制定了相应标准。

“强化标准集成应用,是有机旱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走向有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制定了一些产品标准,下一步还要设立行业标准,以及全产业、全链条标准。”神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福林表示。

为了让神池县的农产品真正走向市场化,该县一方面通过引入外资,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另一方面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经营网络体系。此外,还以产业育品牌、以质量铸品牌、以市场强品牌、以文化塑品牌,促进有机旱作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科学规划布局产业结构,精准落实各项政策,有机旱作农业在神池扎下了根。从2018年起步建设,至2021年底,神池县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万亩,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总面积超过22万亩,在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记者 畅雪)

关键词: 忻州神池 有机旱作农业 乡村振兴新引擎 春耕备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