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山里的种子博物馆"在国际性会议上获奖
发布日期: 2023-04-21 23:43:26 来源: 多彩贵州网

(本网记者 李思瑾) 4月16日至19日,主题为“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山地社区”第三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球20个国家近200名代表参会。贵州省“大山里的种子博物馆”在其海报展览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大山里的种子博物馆”位于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美德村,目前共留存153种农作物种子,由黔桂滇三省16个村寨的返乡青年搜集。

建于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美德村半山上的“种子博物馆”


(资料图)

2018年,贵州省黎平县返乡青年张传辉在网上发布召集令,讨论“我们如何返乡”。这些曾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熟悉的土地后,开始重新认知自己和家乡的关联,重新审视土地的价值和老种子的意义。于是他们行动起来,走村入户搜集老种子,并仔细记录下相关物种信息。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一座榫卯结构的吊脚楼在从江县高增乡美德村落成,成为黔桂滇三省农作物老种子的栖居地与信息库。

每一种种子入馆,都要进行详细登记

保护老种子,不应只放在木架上。每年春天,这批返乡青年都会挑选相对独立的小块田地试种,通过种子与土壤周而复始的交换,让其优质基因不断强化与繁殖。种植过程中,他们引导村民采用传统的生态种植方式。比如用牲畜粪便做农家肥,把新鲜的烟叶或藤蔓植物混合腌制沤肥,或将头年的糯禾杆翻埋到土里增加养分。

每一瓶种子都附有种植农户(采集人)、种植地点等信息

“孩子们的未来和村寨的未来是紧密相关的,他们是村寨的种子。”“种子博物馆”联合发起人吴凤英说,种子博物馆也成为了当地孩子的自然教育课堂。孩子们课余跟着大人参与农事活动,观察、记录作物生长情况,认识、品尝山间野果与草药。

“种子博物馆”发起人张传辉分享老种子保护经验

此届山地未来国际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多家单位协办。全球科学家围绕“科学探索”“生态修复”“乡土智慧”和“未来生活”4个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以构建山地多元共生与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创新方案和典型案例。

作者:李思瑾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