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2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企改革进展。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明确,今年中央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要推动中央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郝鹏在发布会上透露了正在编制的央企“十四五”规划思路,规划的关键在于促进中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中,国资委将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支持央企采取重组整合等途径,加快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针对地方国企债务风险,将会同人民银行、证监会,共同建立国有企业债券风险预测预警工作机制。
划转1.21万亿充实社保基金
“去年这一年极不平凡,也极不容易,但中央企业还是奋力实现了效益正增长,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压舱石的作用。2020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这个增速并不算高,但是来之不易。”郝鹏谈道,中央企业坚决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去年主动降电价、降气价、降资费、降路费、降房租,全年整体降低社会运行成本196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企业已率先完成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任务,截至2020年底划转国有资本1.21万亿元。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主要为确保未来养老金可持续。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文件指出,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加大,为充分体现代际公平和国有企业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现决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2019年,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推开,目标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划转工作。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今年1月表示,中央层面划转工作的全面完成,为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有力保障,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在地方层面,近年来各地陆续发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加速推进划转工作。
做强做优做大“国家队”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目前,中央企业和国资系统监管企业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将等全国两会通过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中央企业和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的有关增长指标。在发布会上,郝鹏也透露了“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思路。
郝鹏表示,总的考虑是在量的增长的同时更好实现质的提高,促进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的总目标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强、优、大”的标志性成果,就是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十四五”时期将更加突出主业、实业和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更好推动重组、整合、调整、优化,加快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使中央企业真正成为主责主业突出、功能作用显著、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队。
国企改革无疑是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国资委表示,今年要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今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70%以上。
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国企改革的好处是提升企业活力和运作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有效发挥对国民经济发展与平稳运行的引领与调控作用。
“国企改革的关键是要国资布局上从竞争领域逐步调整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自然垄断与战略性产业上来,从产权层面上实现从资产管理到资本管理的改革,从运营层面上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确保实现国企职责的同时提升国企运营效率和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地方国企改革目前在以效率提升为核心的过程中,同时在调整国企定位与国资布局,并正在由资产管理向资本经营转变,这也是接下来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柏文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其中,在加快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方面,下一步国资委将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支持中央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采取重组整合等多种途径。
重组整合将主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加大对国防军工、能源资源粮食供应、骨干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同时,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
在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协同上,将加快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并切实解决部分央企之间的产品相似、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资源合力。
加强地方国企债务风险管控
在国企改革的目标里,降杠杆、防范财务风险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4.5%,实现了“2020年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不高于64.7%”的目标任务。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1月19日的发布会上介绍称,下一步将由降杠杆向稳杠杆转变,确保大多数企业负债率保持稳定。
对于部分地方国企发生债务违约的情况,彭华岗谈到,这既有疫情冲击、市场波动的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盲目做大、管理不善等内部因素。“近期,国资委正在研究制定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督促地方国资委精准识别高风险企业,加强资产负债率分类管控和资金投向管理,做好债券发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妥善处置风险,切实维护好地方金融生态和金融稳定。”彭华岗说。
下一步,国资委也将继续督促指导企业加强债务风险的防控。加强金融衍生品、信托、基金、担保等金融业务的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主动控制新增金融业务,防止脱实向虚;又严禁高风险业务,对开展融资性贸易的露头就打、严肃问责,全面清理“空转”“走单”贸易业务。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高杠杆、高负债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一个国企过度负债,往往也是不计成本、盲目扩张的体现。降杠杆减负债,有利于国企建立预算硬约束,从而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当前一些地方国企陷入了债务违约风险,降杠杆减负债,也是各级政府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发债企业及其股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都必须严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企业要加强风险防范,提高经营水平。投资者也要提高风险意识,深入了解发债人的实际经营情况,理性作出决策,这样才能整体上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发生。”郝鹏说。
推荐内容
- 每日聚焦:江苏丰县开办职工书法公益大讲堂 a>
- A股年报展现“靠得住的增长” 快资讯 a>
- 超五成行业利润改善!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来了|天天观速讯 a>
- 大学生旅游:既爱“走马打卡”也爱“沉浸体验” 全球资讯 a>
- 4月27日基金净值:易方达沪深300非银ETF最新净值0.6524,涨3.95% a>
- 业绩超预期 环比净利润跑出“加速度” 近千份A股一季报实力诠释“开年就起跑” a>
- 畅物流稳投资 交通“大动脉”复苏强劲 a>
- 中小企业增长势头向好 a>
- 环球速读:能源保供能力稳步提升 a>
- 向“数智”要动能 开辟增长新空间 ——从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感受行业新风向 a>
- 世界讯息:电报解读|比亚迪一季度财报表现优异 市场焦点关注巴菲特持仓节奏 a>
- 天天视讯!综合型环保企业朗坤环境(301305.SZ)拟公开发行6089万股 5月11日开放申购 a>
- 财报公布后Meta(META.US)涨超14% 扎克伯格身价暴涨110亿美元 当前速看 a>
- 券商晨会精华 | 境内长途游出行旺盛 关注长假消费热点催化 世界播报 a>
- 新版本“恐慌指数”带来新信号:通胀数据和美联储决策对美股影响力正在减弱 当前视讯 a>
- 五一假期全国露营天气指数地图出炉 看哪里适合原地“躺平” 当前关注 a>
- 【天天聚看点】五一集结号丨3倍力度备货备人 餐饮预订高峰提前 a>
- 世界热头条丨日本月球着陆器失联 a>
- 五险一金具体指什么_观察 a>
- 今日快看!一季度新接船舶订单量同比增5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