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合作对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增长挑战尤其重要
发布日期: 2021-08-19 16:46:47 来源: 国际商报

热浪、洪涝、干旱……极端天气频发,自然灾害不断,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从论文来到现实。为应对这一系统性风险,全球已经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对碳中和目标给出了承诺。中国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双碳”战略目标。毫无疑问,将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解耦,推动社会向着更可持续转型,关乎人类中长期的生存。能源转型之外,商业模式和消费者生活方式如何更具可持续性,公共政策和金融体系如何应对气候风险,这些挑战性课题都有待解答。

前不久,罗汉堂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动暨前沿对话第六期“寻找通往碳中和的数字之路”于线上举行。活动汇聚了包括6位诺奖得主在内的近60位国际一流学者专家、核心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军人,共同探讨如何利用正在发生的数字经济革命,解决气候变化和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

碳中和目标下的增长挑战

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学者专家均认同政府将扮演无法替代的角色,加强国际合作尤其重要。

曾因“休克疗法”引发争议的著名经济学家杰佛里·萨克斯目前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中心主任,且连续三届担当联合国秘书长顾问。他表示,政府面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危机与迫在眉睫的脱碳目标,应加强监管意识,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确保碳排量实现净零,且不再为化石燃料提供补贴,以实现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净零碳排放。

在具体可实施的财政政策上,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教授哈里森·洪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斯金强调了碳排放税的重要性,然而通过碳税给金融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施压,控制全球变暖,效果却不太成功。因此哈里森·洪提出,更重要的是可持续投资策略。例如2050年前,富有的家庭、机构只能投资承诺了净零排放的公司。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史蒂夫·塔德利斯提醒道:要关注碳中和过程中的公平问题,特别是“绿政”对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带来的经济冲击,需要政府政策扶持。

各国中央银行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近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场零碳战役中,央行承担着稳定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职责。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帕特里克·博尔顿认为,央行能对未来的金融风险提供有效的压力测试,推出宏观审慎政策。

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拉尔斯·彼得汉森则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他强调了气候变化建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其在今年6月的论文中提出,在碳中和道路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重要性大。并指出了央行过度参与可能存在的三个风险:首先,尚不成熟的碳中和路径模型分析及政策实施一旦未达成预定目标,将会损害央行的公信力,影响央行在未来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其次,在没有正式的分工与授权下,政府的过度干预将会影响央行的独立性;最后,央行举措可能会转移公众对财政政策的关注和压力,产生本末倒置的效果。

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重要目标,是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统一命题,需要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协同发展。萨克斯也表明了中美合作在应对世界气候危机中的重要性,他直言,没有中美合作,碳中和和全球抗疫不可能成功。萨克斯特别指出,美国数字化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技术与硬件支持。“实体清单”非常不明智,美国应当放下“保护国家安全”的幌子,与中国寻求合作,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数字技术是加速实现2050全球碳中和的重要抓手,这是所有与会者的共识。例如博尔顿教授认为,在碳盘查上,数字技术能够填补未上市公司碳排放的未知黑洞,通过5G、传感器和卫星技术,掌握企业碳足迹的实时数据。此外,数字技术搭建起的模拟场景也有助于我们进行风险评估与战略决策。此外在建立绿色经济方面,数字技术也大有可为。因此他提出,全球需要与疫苗研发的“曲速行动”一样,大幅缩短绿色数字技术的研发与部署时间,而这离不开全球企业界的协作与参与。

净零碳路径下的商业创新

“在实现净零碳中,科技企业究竟可以立下丰功伟绩,还是把自己‘洗绿’?”这是史蒂夫·塔德利斯提出的疑问。他提到的例子已不言自明。在美国市值最大的10家公司中,只有4家宣布到2050年可以将碳排放减少到零,而这4家恰好都是科技公司。塔德利斯教授认为,大科技企业时刻处在聚光灯下。他们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示范效应,影响社会舆论,公众舆论的变化可以进一步推动政策改变,因此他对科技公司对碳中和的贡献持积极乐观态度。

企业如何才能在净零碳经济中发挥作用?罗汉堂总裁陈龙表示,历史数据显示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之间存在明显正向关系,将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解耦且大幅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势在必行,其中建立“循环经济”是关键。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推进途径相配合,平台可以在推动基于市场的自下而上的改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以闲鱼、蚂蚁森林和菜鸟为例,分别论述了共享平台、企业碳市场、绿色供应链的减碳经验。

微软云首席经济学家阿米特·甘地从运营的角度介绍了微软的理念,即将环境影响与公司业务增长剥离,将可持续性融入所有商业环节中,并推动零碳电力的实现。科技企业不仅有责任完成自身的“净零碳”任务,还应该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助力其他行业的低碳发展。

(记者 秦志刚)

关键词: 国际合作 实现碳中和 目标下 增长挑战 尤其重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