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最大载重吨位电动货船“船联1号”首航成功
发布日期: 2022-03-02 08:47:04 来源: 江苏经济报

当电动汽车逐渐驶入千家万户,很多人好奇电动货轮何时告别概念船,真正驶入航道。上周,长江流域最大载重吨位电动货船“船联1号”在南京成功首航的消息一经传播,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2月28日下午,记者登上了这艘“无柴油”“无污染”“无噪音”的纯电动货船,零距离地感受到了江苏制造的实力。

绿色货轮徐徐启航

南京市建邺区江堤路西侧是浩瀚的长江,载着半船砂石的“船联1号”停靠于此。从船头看去,这艘货船总长58.5米,宽13米,水下的深度足足有4.2米,相当于近两层楼的高度。而从船尾看去可以发现,不同于一般的货轮,这艘船驾驶舱下方的甲板上整齐排放了两只巨型的铁箱。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克兵介绍,这艘载重3000吨的货船是由燃油船舶改造的新型电动货船,甲板上两只箱子里储藏了这艘船的全部动力“源”。

孙克兵介绍,“船联1号”原为国家标准内河干散货运输船,此次改造主要是拆除原来的柴油动力系统,在船甲板上安装两组可移动磷酸铁锂电池箱,存储着2200度电,相当于30多台电动轿车的电池容量。当船靠岸时,在码头岸边的充电桩充电3小时便能航行120公里以上。

告别“柴油”“污染”“噪音”是这艘纯电动货船最大的亮点。孙克兵算了笔账,相比燃油船舶,这艘货船不会排放有害气体,船舶故障率也大大降低,同时还大大节省了航运成本。他介绍,原来使用清洁轻质柴油年用油量约300吨,按目前柴油6.5元/升计算,年用油费用约220万元。通过改造,每年成本仅为90万元,每年减排标煤约500吨。

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超九成

纯电动货船的研发成功,是船舶业进入电力驱动时代的标志。然而,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记者了解到,除江苏船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外,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也参与其中。南京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市场室齐路透露,船舶本体结构性相对复杂,从油改电需要将原有的系统彻底更改,利用全电船舶的电机系统,形成直流微网控制系统,并且电池的应用也十分关键。

齐路介绍,在大吨位电动货船领域,国内外均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在“船联1号”改造项目立项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先后克服船舶直流微网系统、整船运行软件系统、电池安全管理控制系统等技术壁垒,最终攻克燃油货船全电动化改造难题,实现了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90%以上。

当前,江苏被确定为国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试点省份,港口正全力推广燃油船舶靠港后的岸电系统。目前,江苏全省港口累计建成岸电设施3036套。仅2021年,江苏岸电使用电量3066万度,同比增长76.7%。在“船联1号”的改造中,我省还打通了纯电动货船的产业链,并积极推动建立相关的技术标准,从而为更多的不同船舶型号、不同大小运输船只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样本。

船舶“油改电”未来可期

近年来,伴随着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低碳的重要性。同一时间,江苏纯电动船舶改造力度也不断增大。2020年,长江首艘千吨级电动货船在常州下水;2021年,纯电动打捞船、纯电动拖轮相继在无锡、连云港交付使用;在执法船、游船、渡船等水上交通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动船舶。近期,长江流域最大载重吨位电动货船也在南京成功首航。

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周社宁介绍,目前,江苏内河流域有船舶超4万艘,但90%以上的船舶均采用燃油动力作为推进系统,其产生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我省的空气质量与水环境。特别是船舶的生命周期长、排放因子大,仅以发动机尾气为例,远超汽车尾气排放量,因此,电动货轮发展趋势日益凸显。

电动货轮的优势显而易见,且江苏有了可复制样本,是否意味着电动货轮制造业将迎来风口。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还需观望:电动货轮替代现有的柴油货轮,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高额的改造成本会劝退部分船主。一艘载重3000吨的货船售价800万左右,而改造后的同等载重吨位的价格约1000万,仅船只成本就高达200万元。其次,两者间续航的里程也有一定的差距。虽然短期面临一定困难,但电动货轮产业未来可期。周社宁说,今年,江苏将在这艘船首航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同类短途大吨位运输船舶“油改电”试点,促进形成电动船泊系列标准,助力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

(记者 张韩虹)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最大载重吨位 电动货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