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扫码支付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消费场景。然而,消费者在点餐、排位、停车缴费等很多场景下需要先扫码关注公众号,甚至注册会员后才能消费。本应增添便利的二维码,如今却成了消费者的负担和烦恼。
商家设计强制扫码,背后离不开利益驱使。通过扫码强行“圈粉”,商家可在短时间内为公众号积累大量用户和关注,随后会向用户频繁发送营销广告,以此促成“流量”变现。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头像资料、地理位置、性别年龄、电话号码等个人隐私信息,存在被过度收集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强制扫码”已涉嫌违法违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消费者去餐厅点餐或停车缴费,不必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商家却并未给予消费者拒绝的选项,消费者往往在“不得不”的无奈中被动让渡个人信息。整治“强制扫码”乱象,需要群策群力。
对市场监管部门而言,应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监督机制,持续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抽查、暗访工作。同时完善线上线下消费者侵权投诉渠道,重点关注强制收集、非法收集、泄露或出售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将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纳入民生领域专项行动进行重点查处。
对商家而言,营销无可厚非,但不能增加消费者负担,甚至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共赢,同时商家还应增强法治观念,加强自律。
对消费者而言,要增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维权意识。遇到需要扫码的情况,谨慎填写重要个人信息,避免敏感信息被不法商贩收集。遇到侵权行为,要合理运用侵权投诉渠道,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武器来捍卫信息安全,保障好自身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技术进步应使百姓生活更便捷,“强制扫码”忽视了消费者的意愿和感受,透支消费者的信任使商家获一时之利,如此急功近利,怎能走得长远?(苏瑞淇)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热讯:莫让强制扫码成消费烦恼 a>
- 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天津消费升级风头正劲 a>
- 吉林数智转型迈新步 a>
- 全球快看:重庆集聚新动能释放发展活力 a>
- 金价“越等越贵” 今年还要“狂飙”数百美元?你囤了吗?_环球焦点 a>
- 贵州茅台:茅台冰淇淋南昌、昆明、合肥、太原旗舰店即将开业-每日速读 a>
- 国信证券:运动服饰品牌夏季新品营销积极 看好社交运动场景放开消费持续回暖-天天报道 a>
- 【收藏馆】节气卡.2024半月历.夏季篇 a>
- 英超-兰帕德回归首胜 切尔西3-1伯恩茅斯结束6连败 a>
- 海通证券:医美疫后业绩反弹 化妆品表现整体平淡_环球信息 a>
- 讯息:中指研究院:中国物业服务TOP50企业4月新增合约面积共计约18102万平方米 a>
- 多地迎最强降雨 应对如何以早制早?来听专家分析 a>
- 全球观焦点:状态火热,罗德里戈是自1980年后首位在国王杯决赛双响的皇马球员 a>
- 中超 | 天津津门虎闷平上海海港 成都蓉城险胜青岛海牛-每日动态 a>
- 今头条!我狙击最牛官网在哪下载 最新官方下载安装地址 a>
- 零挂科班级创建方案_零挂_全球动态 a>
- 战雷空历本质与天梯模式带来的变化|全球独家 a>
-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赛教融合 以赛促教 a>
-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_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观天下 a>
- 【天天时快讯】纯棉被怎么选_怎么挑选棉被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