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药明系”分拆上市又增一例。日前,医药外包服务行业(CXO)龙头企业药明生物宣布拟分拆其旗下生物偶联药CRDMO服务公司药明合联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这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在公布上述利好消息背后,是药明生物面临着来自市值和未来业绩的双重挑战。
数据显示,以2023年年内高价77.4港元/股(1月16日盘中价格)计算,截至7月11日,药明生物的股价降幅为50.9%,总市值累计缩水超1000亿港元。其中,6月20日,药明生物单日股价大跌17%,当日投资者开放日上管理层透露,上半年跟随药物分子增速放缓,由此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业绩甚至是整个CXO赛道的担忧。
在资本退潮之下,创新药企不得不缩减研发投资,对研发管线进行“瘦身”。这也波及到医药生物行业的“卖水人”——CXO,导致该赛道竞争愈发激烈。其中,韩国CXO龙头企业三星生物上演降价抢单,拿下跨国药企巨头辉瑞价值4亿美元的生物类似药代工生产大单,更可看出行业竞争的白热化。
行业内卷之下,降低的是市场对企业的预期。不仅是药明生物,包括凯莱英、昭衍新药等CXO企业二级市场表现也并不如人意。
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是众多CXO企业走出困境的必选之路。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随着近期药物设计及偶联技术的变革性进展,抗体偶联药物(ADC)及生物偶联物市场却有所不同,行业正处于增长拐点。对应的是,全球ADC外包服务市场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预计到2030年,这一市场将大幅增长至110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4%。
由此看出,药明生物将药明合联分拆上市也是势在必行。一方面,独立上市的药明合联可以获得市场融资,快速响应市场变动及提升营运效率,抓住快速增长的全球ADC及生物偶联物市场的机遇;另一方面,药明生物也将缓解对药明合联支出的资本需求,同时也能使得药明生物及其股东受益于拟分拆后药明合联的价值创造最大化。
当下,行业变化周期愈来愈短:ADC赛道的火热,早就引起了包括国内外CXO企业的重视和布局。拟分拆上市的药明合联能否如其所愿抢占ADC市场红利还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其发展势头能否对药明生物业绩及股价有积极提振作用,还有待观察。
笔者相信,对于生物医药行业企业而言,暂时的行业低谷期并不意味着创新研发以及CXO的衰落,更多的是行业的重组、重塑、分化与淘汰,经历行业低估、寒冬考验的企业才能成为长跑冠军。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药明生物分拆子公司上市 能否逆转市值缩水? a>
- “尺寸之争”熄火 减少内耗助力光伏产业向好发展 a>
- 调整在即!纳指100首次进行“特别再平衡”背后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 a>
- 电报解读|6月公共充电桩同比增长40.6% 机构看好看好市场化运营龙头 a>
- 智通港股早知道 | 半导体需求未见回温 美国WTI原油期货收高创近10周新高 a>
- 电报解读|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2.8%和35.2% 机构看好汽车“AI 智能化+出海”两条主线 a>
- 芯片行业短期低迷之际 阿斯麦(ASML.US)今年将放缓招聘 a>
- 光子时间晶体开辟光学研究新分支 a>
- 照片看发展!细数从文昌发射场升空的“大火箭” a>
- cad打印设置详细过程 原来CAD的打印设置这么重要 a>
- 我国港口吞吐量和海船运力规模十年大幅增长 a>
- 大湾区金融新地标绽放广州 a>
- 骤降95%!西藏矿业业绩“大跳水” a>
- 浙商宏观解读6月金融数据:总量较好、结构分化,居民超额储蓄继续积累,目前金融数据仍呈现资金淤积特征 a>
- 智通ADR统计 | 7月12日 a>
- 恒指夜期收盘(7.12)︱恒指夜期(7月)报18761点 高水101点 a>
- Canalys:全球PC市场降幅缩窄 2023年第二季度出货量下降12% a>
- 恒指牛熊街货比(46:54)︱7月12日 a>
- 新股公告|巨星传奇(06683)香港公开发售获认购约12.99倍 每股发售价4.25港元 a>
- 绽放基层教坛,需练就四项“基本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