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期,部分美政客又掀“中国经济胁迫”谣言,鼓噪成立“反中国经济胁迫工作组”。这番操作,妄图将中国从经济胁迫的受害方抹黑为加害者,以“反胁迫”之名为其“胁迫”开路。作为经济胁迫的惯犯,玩转经济胁迫的“教师爷”非美莫属。
美国经济胁迫行径源自其霸权思维。成为全球头号强国后,美国便开启了恃强凌弱、巧取豪夺的“霸权霸道霸凌”模式。凭借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优势,美国无视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在全球范围内压榨他国,收割霸权垄断利益。为企图长久享受霸权红利,美国还以己度人,拿“国强必霸”的模板在全球搜索“可疑对象”。哪些国家获得较快发展,其哪些产业表现亮眼,美国就想尽办法对其进行遏制打压。
经济胁迫正是美国收割利益、打压对手的伎俩。从强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导致其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到以“经济人质”为手段肢解法国工业巨头阿尔斯通,世界各国“苦美久矣”。近年来,美霸权焦虑症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发作,频率越来越高,中国由此成为美方实施经济胁迫的“重灾区”。美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肆意打压华为等中国企业;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限制盟友对华出口半导体;企图组建“去中国化”的供应链联盟和技术联盟。
为合理化自身霸权行径,炮制“中国经济胁迫论”成为美对华经济胁迫的关键一环。早在2021年美众议院便提出“反中国经济胁迫法案”;2022年7月,美参议院也跟上脚步,声称中国“意图以经济施压损害他国,实现战略和政治目的”。伴随“中国经济胁迫”谣言逐步升温的,是美对华在经贸金融制裁、出口管制、技术封锁等全方位的经济胁迫。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发展已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尤其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锚”、国际金融的避风港、跨国投资的优选地,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美国对中国开展经济胁迫,不仅损害了中美经济界正常的经济往来利益,也损害了全球发展利益。
不论美国如何打压、抹黑中国,中国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对外开放,与国际社会一同发展进步。2022年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排名升至第31位;2022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刷新纪录,2023年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大幅上涨。现实表明,美“经济胁迫”打压不了中国坚定开放的决心,“中国经济胁迫论”也离间不了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联结。美方一些人玩弄霸权手段与虚伪伎俩,只会留下一些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 言)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玩经济胁迫伎俩的美国徒增笑料 a>
- 金观平:改革薪酬制度激发创新活力 a>
- 电报解读|茅台上半年业绩增速超20% 白酒板块受益情绪催化短期更加乐观 a>
- 电报解读|隆基绿能(601012.SH):二季度大超预期 a>
- 电报解读|多地房地产市场情绪恢复 机构看好建材需求释放未来可期 a>
- 券商晨会精华 | 估值和业绩潜力错配 券商尚存左侧机会 a>
- 西方石油(OXY.US)Q2盈利不及预期 上调全年产量指引 a>
- 驻马店开发区城市管理局:整治店外经营 提升市容环境-环球新要闻 a>
- 贝因美08月02日获深股通增持117.74万股 a>
- 注册公司需要哪些材料?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多长时间?注册公司需要多少钱? a>
- 暑运首月郑州机场发送旅客258万人次 “全家游”“儿童团”成航空出行主力军 a>
- 特朗普再遭4项指控,分别是什么?影响几何? a>
- 1天加工5吨!死虾疑被加工出售,官方通报! a>
- 上海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541家 a>
- 上半年贵州茅台日赚近2亿,直销收入占比超45%,渠道改革到临界点? a>
- 光大宏观:多重因素向好发展,情绪明显提振 a>
- 华泰证券:政策支持持续 把握银行板块加配良机 a>
- 日韩股市开盘涨跌不一,日经225指数开盘跌1% a>
- 港股概念追踪 | 多部门支持客运站建充电桩 国内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优化(附概念股) a>
- CINNO Research:2023上半年中国新能源项目投资金额高达5.2万亿元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