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期,京津冀等地遭遇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1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河北邢台累计降雨量超1000毫米,相当于3天下了以往约两年的雨量。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气象灾害风险逐步增加,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小挑战。当前,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进入活跃期,华北、东北地区又值“七下八上”主雨季,叠加北上台风残余环流的影响,防汛抗洪形势非常严峻。
应对暴雨、洪水和酷热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侵袭,既是对相关部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防灾减灾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的检验。强化责任担当,从源头防范化解气象灾害带来的各类风险挑战,十分重要。
一要强化科学技术支撑,为灾前预防争取更多“提前量”。气象工作处于灾害防范链条中的第一环,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作为防灾减灾的“发令枪”,必须响在灾害来临前。要不断完善现代气候预测业务体系,集中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提高对天气气候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认知,锚定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持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水平。
二要提高气候适应能力,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极端天气。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整适应行动,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摸清自然灾害防治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中充分考虑气象风险和气候承载能力,加快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海绵城市、节水型社会,增强社会经济系统韧性。
三要畅通部门协同联动,形成抵御灾害风险的强大合力。有效防灾减灾,需要将灾害风险管理思维融入防灾减灾各环节、各领域,由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完善各部门、前后方协同联动机制,精准指导重点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高质量抓好防灾减灾宣传科普教育,提升全社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郭静原
郭静原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形成防灾减灾强大合力 a>
- 创新驱动老工业基地吉林走得“更快”“更远” a>
- 商场如何玩转清凉消费 a>
- 招商证券:海外今年哪些国家国别风险上升? a>
- 苍南公告:恢复对外开放! a>
- 游戏开发商在《堡垒之夜》中建造大屠杀博物馆 a>
- cos390度的三角函数值(cos30的三角函数值) a>
- 海南中行成功办理IQAX eBL平台散货电子提单信用证业务 a>
- 全力拼经济丨上半年“万人助万企”成效持续显现 a>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 a>
- 针对两项涉诉专利无效决定 宁德时代回应:计划提起行政诉讼 a>
- 深交所终止昆腾微上市申请 a>
- 底部有什么意义? a>
- 美前财长萨默斯: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上升 但通胀恐再次抬头 a>
- 烂番茄仅23%,《巨齿鲨2》为何获得了影评人,如此多的差评? a>
- remind的用法及短语 remind的用法 a>
- (图表)[财经·行情]欧洲三大股指8月4日全线上涨 a>
- 券商股领涨,股指高位震荡,实质性利好支撑大盘趋势向好 a>
- 闹崩了?Baker Hughes(BKR.US)再度大幅减持C3.ai(AI.US) 持股比例降至4.15% a>
- 宁城县:“群雁”齐飞 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