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全方位确保寄递信息安全
签收快递如今已是很多人的日常。近日,不少网友反映,自己收到了来源不明的快递包裹。这些包裹有的装着“扫码退费”的宣传单,有的装有各种样品的“刮刮乐”,诱导收件人办理退费或兑奖。精准的地址、姓名、电话等寄递信息,不禁令人疑惑:骗子是怎么掌握到这些数据信息的?一时间,快递用户信息泄露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邮政快递业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持续向好,特别是今年以来,快递业务实现了月均“百亿级”增长,日均产生快件超3亿件,日均服务用户近7亿人次。这些标有收件人姓名、电话、地址的海量数据信息,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窃取、贩卖的目标。可以说,如何保护好寄递用户的个人信息,维护好寄递用户合法权益已是快递行业发展不可回避的话题。
事实上,早在2017年就有快递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在快递面单上隐藏收件人电话、名字等个人信息,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今年4月发布的《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也针对个人信息保护专门设立了章节,明确在电子运单上禁止显示完整个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这样的“隐私面单”无疑为收件人的个人信息上了把锁,让消费者收寄快递更安心。
不过,寄递信息安全不能止于隐私面单。细心的网友发现,如今的快递电子面单大部分都已脱敏处理,看不出完整的电话、姓名。那究竟是哪个环节泄露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呢?这就要从用户在网上下单那一刻说起。从用户下单,电商卖家接单,到云仓发货,再到分拣、转运、配送,整个环节点多链路长,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触点也多。比如,在智能分单、发货过程中,个人信息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
保护寄递用户信息安全,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电商物流企业齐抓共管、协同治理。一方面,要健全机制,加强邮政、公安、网信跨部门协调联动,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各种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寄递企业要突出责任意识,不断升级技术手段,持续完善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提高使用隐私面单和虚拟号码等安全防范技术的覆盖率。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的能力,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揽收,从而强化保护用户信息的意识。
电商平台也不能置身事外。在消费者权益保障,尤其是信息数据隐私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采取用户信息加密保护、商品匿名化处理、订单全链路加密保护和技术反爬等措施,保障消费者隐私信息安全。同时,要与快递企业协同配合,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合建立隐私面单体系,对敏感字段进行脱敏、去标志化处理,更好满足寄递用户个人信息保护需求。
吉蕾蕾(经济日报)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推动建立隐私面单体系等,全方位确保寄递信息安全 a>
- 中国瓣膜出海新纪元| 美国FDA批准启明医疗(02500)TPVR产品VenusP-Valve IDE申请 a>
- 7月通胀数据来袭 美股能否扭转跌势 a>
- 智通决策参考︱政策面对股市呵护明显 券商地产消费热点轮动 a>
- A股开盘速递 | 沪指低开0.34% 券商、非银金融、房地产股回调 a>
- 港股开盘 | 恒指低开0.33% 科网股多股低开 汽车股走低 a>
- 我省26个县区完成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a>
- 职高有必要上吗? a>
- 令人惊讶的墨尔本郊区有望减免租金 a>
- 2023年无线充电龙头股是哪只股?(8月7日) a>
- 央视采访列车被困落坡岭细节太震撼 无私大爱令人感动 a>
- 金融监管总局:河北等16个受灾地区保险机构已赔付2.64亿元 a>
- A股公司年内披露套期保值 相关公告同比增逾五成 a>
- 终止澳大利亚大麦双反 利好啤酒产业链 a>
- Mini LED行业开启涨价潮 设备厂商出货持续放量 a>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5.27亿元 a>
- 国盛证券:食品饮料板块前期估值回落,配置性价比逐渐显现 a>
- 电报解读|中国旅游研究院对下半年旅游经济持乐观 机构看好暑期航空客流恢复 a>
- 极端高温将需求推至创纪录水平 德州电价周日飙升800% a>
- 优然牧业(09858):获奶牛养殖业MSCI ESG最高评级 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