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又有一家上市公司因为高溢价收购等问题被多次问询。8月7日,古鳌科技再次收到深交所关注函,监管层关注到公司通过合伙企业上海昊元古信息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新存科技(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存科技”)的诸多问题。
古鳌科技8月3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新存科技才成立一年,目前没有任何业务,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21元、净资产-2629元,营收和净利润都为零,但此次估值高达9.18亿元,其价值点在于存储芯片领域的一些专利授权和人才储备。
半导体属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门槛较高,短期内很难盈利,这样一家公司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溢价?不论是监管层还是投资者,都免不了进一步追问。
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的高溢价收购被交易所问询,主要问题包括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是否涉嫌炒作股价等。
首先,有的上市公司因为业绩不佳而病急乱投医,希望通过并购转型而改善业绩。以古鳌科技为例,其主业为金融设备,但受传统市场萎缩影响,2022年亏损6180万元,今年一季度仍旧处于亏损状态。鉴于此,去年年底,古鳌科技收购相关公司股权,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今年4月份,古鳌科技再次宣布在光伏领域进行布局。如今,该公司再次跨界半导体,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涉足多个行业,如此频繁的转型,很难令市场信服。
其次,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市场热点资产,跟风炒作股价的现象屡禁不止。据统计,古鳌科技今年以来股价已经上涨超128%,如此涨幅与其低迷的主业亏损的业绩并不匹配。其中,股价多次大幅上涨都在收购方案发布后。收购效果尚未知,但股价已经先涨了。
第三,高溢价收购常常暗藏商誉减值风险。上市公司收购成本过高,将形成大额商誉,这无疑给公司今后的经营埋下隐患。这几年因为高商誉而导致爆雷的企业频繁出现。
在笔者看来,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收购大部分是合规的,多是为了拓宽业务布局、增加业绩增长点,也有公司谋求转型进入新赛道,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但个别公司不好好经营主业,为迎合市场热点盲目追捧跨界收购,光伏热就瞄准光伏资产,锂电热就进军锂电行业,炒作意图明显,股价大涨大跌之后,最终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因此,监管层方面也对上市公司跨界收购行为予以重点关注,尤其严防上市公司利用相关消息炒热点的行为,也叫停了一些不靠谱的收购。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作为各行各业最为优秀的企业群体,在转型升级和产业整合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通过收购等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并拓宽护城河的行为值得鼓励。但公司也需根据自身特点综合考量、慎重决策,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杜绝任性收购和违规收购。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缘何频遭质疑 a>
- 中经评论:强化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a>
- 锂矿争夺战风云再起!四川一锂矿竞拍首日升值超663倍 a>
- 俄罗斯央行干预汇市 卢布从逾16个月低点反弹 a>
- A股盘前播报 | “新股王”诞生!盟固利(688567.SH)一度大涨近37倍 欧天然气期货暴涨40% a>
- 电报解读|阿特斯(688472.SH):签订美国市场7GW长单 a>
- 电报解读|中信银行65亿信创大单超预期 机构看好信创厂商后期充分受益 a>
- 中百集团上半年逆势拓店101家 开放超市加盟快速扩张提振业绩 a>
- 扣篮王1年合同签独行侠!全新15+2名单出炉:东契奇欧文领衔冲冠 a>
- 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已建成投产3.53万公里 a>
- 从综艺咖到演技派,被捧成新顶流的魏大勋瞒了观众多少事? a>
- 升辉清洁:市场区域集中 联营企业出售后仍“同名”经营遭问询 a>
- 中金:稀土价格有望结束磨底期迎来上行 a>
- 医药反腐压茬推进力度空前 剑指腐败核心利益链 a>
- 税收优惠政策发布 自主可控背景下机床产业链投资有望爆发 a>
- 东吴基金刘元海:当前A股处于三重底部 下半年看好算力、电子半导体、汽车智能化 a>
- 迪士尼(DIS.US)预计全年内容支出将减少约30亿美元 盘后一度涨超5% a>
- 智通港股早知道 | 9月起微信小程序须完成备案后才可上架 上半年航空客运总量同比增长47.2% a>
- 电报解读|油价触及年内高位 机构看好原油及油运板块持续上行 a>
- 港股概念追踪 | 海南首批虚拟电厂上线 各地投建政策密集落地 千亿赛道蓄势待发(附概念股)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