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仲裁流程是什么?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2、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3、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关键词: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仲
推荐内容
-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劳动仲裁流程是什么) a>
- 民间借贷管辖如何规定的?民间借贷的管辖怎么确定? a>
- 网商贷逾期了几天但是还了还可以用吗?欠网商贷20万判几年? a>
- 选购红薯时的方法技巧 红薯怎么保存才能长时间不会坏? a>
- 河南省正式进入汛期 各地未雨绸缪防汛备汛_天天播资讯 a>
- 网商贷逾期3个月了上门催收是真的吗?怎么协商网贷延期还款? a>
- 理财风险大不大(如何管理投资风险) a>
- 重婚罪法律意见有哪些?重婚罪是如何认定的?被逮捕前可以做什么? a>
- 二手房评估是银行还是房管局?二手商铺过户的流程有哪些? a>
- 协议格式包括以下哪些内容?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哪些条款? a>
- 盐焗鸡蛋是哪里的特产?盐焗鸡是哪里的名菜? a>
- 股票开户选择哪个证券公司比较好?新手怎么从零开始学炒股? a>
- 夏季的时候适合喝什么茶?茶里含的有咖啡因吗? a>
- 从中国品牌日看中国品牌新势能 天天速讯 a>
- 从“网红”到“长红” 各地文旅探路“流量”变“留量” a>
- 简讯:核能利用 不只是发电 a>
- 网商贷逾期额度会恢复吗?信用卡一般逾期多久会联系父母? a>
- 贵金属行情最新消息介绍 贵金属价格受什么影响 a>
- 重婚罪怎么认定?重婚罪的特征是什么样的?重婚罪判几年? a>
- 捷越贷款公司现在还存在吗?捷越贷款还不上怎么办?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