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热潮涌,比学赶超势如虹。入伏以来,气温持续攀升,与此同时,黄江的城市建设热潮也如火如荼,其中临深片区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地铁站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项目加快推进,持续“燃”出新动能,焕发新活力。
一直以来,黄江都以对标深圳为目标,加快提升自身城市发展能级。不久前出台的黄江镇“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更是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对标深圳,加快推动镇村高质量发展,构建强心向湾的城镇发展体系,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融入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创新协作发展大局。
黄江作为东莞南部临深重镇,是东莞对接深圳的“南大门”。回顾黄江的发展历程,深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黄江利用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主动加强与深圳合作,持续引进深圳优质产业外溢,陆续从深圳引入领益精密、国泰达鸣等数十家优质高新企业,以及星河人工智能小镇等重大项目,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为东莞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深莞融合之下,南部九镇承担着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样板、全面对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布局落子,融研发、转化、制造为一体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正快速打通,区域协同创新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城市竞争如百舸争流,黄江唯有加快构建强心向湾的城镇发展体系,才能抢占发展先机、赢得战略主动。
站在区域协同创新的维度上,黄江要想达到“向湾”的目的,更需要积极主动对标对表深圳,打造东莞产业的源头创新高地和“双科学城”成果转化基地,打通“技术研发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全新赛道。
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产业就是谋未来。
黄江是松山湖与光明双科学城创新产业链上唯一的镇区。对于黄江来说,“强心向湾”首要就是要强产业,只有产业强才有“向湾”的资本。在“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中,黄江再次强调“制造立镇”,加快推动产业立新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抢抓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和医疗器械等高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培育新型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力争引进一批投资额3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
为加快推动深莞高度融合样本建设,黄江在“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城市环境对标对齐、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互换、生产要素充分对接等方面高水平对接深圳,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样板。
为加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黄江“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除了强调要集中资源做优中心区,构建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更强调要全域提升人居环境,推进老旧村庄、城中村改造和乡村示范带建设。
如今的黄江,满眼生机活力,处处动能勃发。以工业立镇,瞄准新赛道、抢占新风口、上马新项目,力促先进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热烈升腾的城市新气象持续焕发光彩;以文化强镇,推动全镇发展空间提档升级,建新园、开新馆、修新路,符合深莞融合发展的城市品质正在加快显现。
挑战与机遇并存,光荣与梦想同在。举旗定向,强心向湾,一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正在开启。
撰文:韦基礼
策划:黄少宏
统筹:韦基礼王辉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推动深莞高度融合 加快区域创新协作 a>
- 《博德之门3》新补丁上线:修复近300个卡顿崩溃问题 a>
- 香港中投文旅:着力构建“文化旅游+”大文旅全产业链 a>
- 中投文旅新风向,掀“波浪式”热潮 a>
- 李世民死前,为何下令杀掉此人?智商太高,不杀不行! a>
- 俄罗斯将执行首次无人探月任务发射 a>
- 香港在放宽监管仅两个月后就对加密平台发出警告 a>
- 统计局:7月CPI同比下降0.3% PPI同比下降4.4% a>
- 兴业银行:与恒大合作规模不大 存在风险的已下调至不良 a>
- 快递行业继续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快递业务量连续五个月超百亿件 a>
- 2023年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4% 环比下降0.2% a>
- 2023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3% 环比上涨0.2% a>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3年7月份CPI和PPI数据 a>
- 中信证券:7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或已见底,8月在基数效应下将有所好转,但考虑到外需整体的压力,好转程度或有限 a>
- 中国广核:四代核电技术离实际商用还有较长距离 a>
- 券商股开盘反弹 红塔证券涨停 a>
- 生物医药板块大涨 圣诺生物逼近涨停 a>
- 今日上市:威力传动、盟固利、碧兴物联 a>
- 好莱坞大罢工之际 传迪士尼(DIS.US)已成立工作组探索AI技术 a>
- 国家统计局解读:7月份CPI环比由降转涨 PPI环比降幅收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