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8月份经济运行走势的各项统计数据陆续出炉。据央行最新披露,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分析认为,贷款增速总体平稳、边际回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正持续发力,释放出三大信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短期波动后信贷动力仍强
随着近期政策密集出台,在7月单月金融数据偏弱后,业内普遍认为8月或迎来回暖。最新数据符合这一判断。
据央行披露,8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尽管多增幅度并不“耀眼”,但这是在去年已经达到历史同期峰值的基础上实现的,殊为不易。同时,8月贷款增量比7月大幅增加超过1万亿元,明显强于季节规律。政策效应显现同时,亦折射市场预期和情绪改善。
总体而言,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6%,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今年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信贷供给仍较为充分,一定程度上抚平了此前市场对7月单月信贷数据波动的担忧。
事实上,回过头看,一味追求单月信贷同比多增也并不切实际。
有业内资深专家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用“爬坡”来解释贷款增长,“前面跑得过快,就需要一定喘息时间以恢复体力继续向上爬”,信贷增长亦如是。
一方面,要留足时间消化前期增量;另一方面,越往上必然“坡陡步艰”,需要“蹄疾步稳”,维持有序节奏才能持续“勇攀高峰”。回看上半年,M2同比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5.8个百分点,8月末同比增长10.6%的货币供给并不算慢,信贷持续增长或导致债务持续积累,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也易为金融风险埋下隐患。
还需注意,与财政支出不同,货币投放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形成存量积累继续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当前存量货币信贷池子已然不小,在增量平稳的情况下,更应关注庞大的存量贷款如何发挥作用。
从这一角度切入,今年来亮点不少。例如,存量贷款利率方面,今年以来LPR持续下行,不仅新发放贷款能够享受政策红利,存量贷款和续放贷款资金成本也会得到降低。
——精准“出手”发力重点领域
信贷总量增长平稳,具体流向成为另一大看点。从信贷结构分析,资源正流向那些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实体领域。
其一,为民营小微企业“疗伤”。
不少民营小微企业成功穿越疫情“生死线”后元气仍然不足,需要“输血”扶持。刚刚过去的8月,央行专门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重视程度凸显。一段时间以来,从大力推动小微企业首贷户以及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业务,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陆续落地生效,央行多项部署均有助于为民营小微企业减轻负担、纾困解难。
其二,为经济恢复增“内力”。
外部环境依旧复杂严峻,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迸发的内生动能,已成为经济恢复关键力量。适应这些发展需要,央行推出创新创业金融债、科创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科技企业和制造业龙头企业,明确科技创新再贷款存量资金可展期发挥作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围至部分外资银行、地方法人银行。这些措施均指向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数字亦清晰折射出上述趋势。1-7月,民企贷款新增5.9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连续4年高于20%、连续3年高于25%。绿色贷款中投向具有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占三分之二。
时间已进入9月,三季度经济大考临近“交卷”。业内预计,下一步货币政策结构支持料更聚焦重点,讲究“出手准”。
接近监管人士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总量是够的,未来结构性工具运用既要考虑经济运行中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又要权衡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解决好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问题。
——“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
眼下经济恢复仍在“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不仅货币政策,各方急切盼望政策提供有力度支持。
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先后出台,政策利率继续下行,房地产政策适时调整优化……回应上述呼吁和期待,8月以来,各部门协同发力,明显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给出符合市场预期的宏观政策“组合拳”。
这套“组合拳”不仅重在“发力”“使劲”,更讲究出招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详细拆解一系列措施不难看出,其着眼于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注重固本培元,涉及财税、房地产、货币政策等诸多领域,受惠面广、可持续性强、能直接见效、市场认可度高的特点突出,能够有效直达实体,帮助企业居民减轻负担、增加收入。
以央行为例,呵护经济的大招陆续有来。今年以来一次降准、两次降息、三招房地产金融政策(降低首付比、二套房利率、存量房贷利率),政策出台走在市场曲线前面,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金融数据明显领先经济数据。
积极变化已经显现。8月份制造业PMI继续回升,进出口降幅明显收敛,旅游出行消费加速释放,9月新房销售和“金九银十”预期明显改善,主要股指也较8月25日政策实施前上涨。
有分析指,眼下贷款走势较好与经济基本面向好,政策及时有力形成相互呼应。随着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领域持续发力,未来积极效果还会进一步体现。
推荐内容
- 回暖!央行公布关键数据 释放什么信号? a>
-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优化 风险因子调降 险资入市打开空间 a>
- 日本央行鹰派倾向暗示超宽松政策即将结束 a>
- 消息人士称 软银旗下子公司Arm将IPO定价定在区间上限或更高 a>
- 在美联储抗击通胀之际 “没有什么比油价上涨更糟糕的了” a>
- 福建泉州:有条件的中小学可自主评聘中、初级职称和岗位 a>
- 明确校外培训行政处罚主体 提升校外培训行政执法能力 a>
- 周末突发!A股再迎重磅利好,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文 a>
- 收评:沪指放量涨0.84%,酿酒、金融等板块拉升,医药股活跃 a>
- 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宽信用”进程再度提速 a>
- 建信金租4宗违规被罚160万元 资金流向与约定不一致等 a>
-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环球视点 a>
- 整治成效明显,商丘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市 焦点速递 a>
- 央行: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 同比多增1.76万亿元_世界热门 a>
- 西平县专探乡陈茨园村积极开展排涝工作 全球热推荐 a>
- 最新资讯:西平县芦庙中心校各小学组织观看2023年度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展播 a>
- 大悦城壹号系再次落子上海北外滩 产品力、服务力成关注焦点 a>
- 热威股份上市募9.24亿首日涨69% 去年营收降净利持平 a>
- 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行长魏连彬任职资格获批 新要闻 a>
- 报告:2025年中美工商业储能装机量全球占比或超5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