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规划备案和内容审查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继续加强“注水剧”治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引发了热议。
所谓“注水剧”,是指制播方为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以强凑剧情、硬插广告等方式刻意增加时长的剧集,这类行为降低了作品的艺术品质,令观众反感不已。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注水”行为并非仅限于影视行业,某些出版物过于字大行稀,设计精致却难掩内容的空洞;某些沉浸式文旅项目重视效而轻内容,高昂价格与游玩体验不成正比;某些文创产品过度依赖前期营销炒作,后期口碑却一路下滑。“注水”行为不仅影响文化产品品质和大众体验,还造成行业内不良风气。打击“注水”行为,本质上是促进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文化产品“挤水分”,关系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当前,我国文化市场涌现出了不少精品佳作,但在总体质量上仍与群众的期待有一定差距。要通过“挤水分”,进一步压缩平庸作品的生存空间,鼓励多生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从而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工作提质增效,须“挤水分”与“强品质”双管齐下。一方面,“挤水分”要对症下药。“注水”行为来自于利益驱动,要完善制度设计,让“注水”行为失去空间、付出代价。例如,强化监督机制和文化产品消费反馈机制,以更明确的奖惩机制遏制“注水”行为,扶持精品内容盈利。另一方面,“强品质”要因势利导。要持续完善文化产品审核、购销、推广等方面的机制。例如,鼓励各地加强与文化企业合作,整合优质项目、优秀人才,聚力研发高品质的文旅、文创产品等,建立起以盈利反哺优质内容创作的良性循环。
去糟粕,不局限软标准;炼精华,更考验硬实力。各方应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前提,在积极正面导向下求真务实,以优质文化产品赢得市场与大众的认可,实现企业自身提升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协调同步,为建设文化强国增添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覃皓珺)
关键词:
推荐内容
- 文化产品“注水”现象该治治 a>
- 怎样吸引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扎根长高” a>
- 港股公告掘金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 获南向资金持续增持 a>
- 电报解读|中科创达(300496.SZ):能够让所有终端升级为大模型交互操作系统的通用掘金铲 a>
- 电报解读|工业富联(601138.SH):传鸿海独家承接英伟达GH200模组和L40S推理卡大单 a>
- 券商晨会精华 | 底部特征已经有所显现 机会总体大于风险 a>
- Esmark放弃收购,美国钢铁(X.US)股价一度下跌3.2% a>
- 资本市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全球今头条 a>
- 甘肃省积极申请增加 黄河流域抗旱应急 调度水量指标2.95亿立方米 a>
- 数据资源“入表”,明年起实施 a>
-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完成内穹顶封顶 a>
- 毫不动摇严守耕地红线:全国耕地总量减少势头得到遏制 世界快播报 a>
- 烽火台不点烽火?“突门”在哪里? a>
-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已出版六十二卷图书 a>
- 国内沿海港口最大的单体油品库区在山东青岛投产运营 a>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3日上涨 a>
- 第十四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吉林长春举办 a>
- 中泰证券:政策频出,数据要素产业迎来新发展,数据资源迎价值重估 a>
- 我武生物: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 a>
- 中信建投:人形机器人板块迎来重要催化 a>